数学课上教学的“支点” |
发表日期: 2016/04/24作者:匿名 访问量:1802 |
爱因斯坦说:“当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接受的每一样东西,剩下来的才是教育。”对于教育而言,成绩、升学率、高分永远都是次要的,是不值不遗余力挖掘的,教育最该挖掘的应该是“人”的发展最需要的东西——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情感观,高尚的道德品质,优秀的心理承受能力,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和孜孜不倦的学习热情。同样在数学课堂上老师也应本着这样的观点来教学。 首先应该给予孩子最好的学习环境。什么是最好的学习环境呢? 一、学生有足够的自由学习时间,思考空间。这就决定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懂得放手。比如在探讨新知时,有时可以让学生自主的以旧知为学习出发点而得出新知。如五年级最后一单元学习“圆的面积”,课前我就先让学生复习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并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三十二份或六十四份,上课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活动,动手将平均分成三十二份的圆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图形,接着再引导学生对比长方形的宽和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和圆的周长的一半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出:原来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就是圆的周长的一半,因而学生又从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出圆的面积公式。这整个新知探索的过程完全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再从实践活动中得出结论从而获得新知,而老师只是适当时给学生加以指引。本来“圆的面积”这一内容学生学起来是既枯燥也又困难,但这一次当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而得出圆的面积公式时那可就不一样了。 二、好的老师。一个好的老师并不仅仅是他的业务水平有多高,文凭有多高,除了这些外最重要的还有一点就是老师要有爱心,能尊重孩子,要时时以解决学生的问题为中心。卢梭说:“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平时我们在课堂上总担心不能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因此对于课堂上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因怕会浪费时间要么给予扼杀,要么就不予理睬。殊不知老师的这种作法把孩子的求知欲给一棒打回。于是数学课就变得更加枯燥无味,死板而无生趣。只有部分自觉性强的学生能将知识生搬硬套地记住,记住了也不能灵活运用啊!记得在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这一个内容时学生理解起来特别困难。老师教起来更难,以前教这个内容时,我很少向差生提问,真的是怕浪费时间而没办法完成以下的教学任务,因此常常好多学生对这一内容是一知半解。可这一次我改变了以往作法,好中差都会提到,当学生答错时,我便停下来让学生们共同探讨错误的原因,以及今后在作业中如何避免这样的错误。如找8和12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时,我找了一个中等生和差生到黑板上板演,他们找的方法都对,但是结果却都找错了(8,12)=24【8,12】=4。于是我让同学们自己找出错误的原因所在,后来都说:“弄反了。”接着我问:“今后作业完成后如何知道自己做错了呢?”学生便很自觉地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起来,最后还是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最小公倍数比两个数都大或者等于其中的大数,最大公因数比两个数都小或者等于其中的小数,这样一来以后作业的正确率还真提高了不少。 三、数学课上要有良好教育的保障。老师应在课堂上用心去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 数学课堂教学要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的能力,尊重孩子提出的疑问并鼓励孩子勇敢自主地解决问题。记得在四年级学习乘法分配律,axc+bxc=(a+b)xc时,班上一个学生提出:a÷c+b÷c=(a+b)÷c孩子们一下子就争论开了。于是班上的学生很快就分成两类,同意与不同意,大家为此争论不休,教室一下子显得非常吵闹。看到这个样子我内心很是生气,因为这个内容学生很容易出错,照这样下去这节课的内容肯定没办法完成。可是一抬头看到这些孩子们一个个兴奋得小脸通红,我知道如果此时发火以后肯定再也没有学生敢如此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于是压下不悦笑着对争吵的学生作了个停的手势并说:“你们自己验证一下不就很好吗?”学生们便兴致勃勃地开始验证起来,他们一下子也不知哪来这么大的兴趣竟举了那么多的例子。以至后来学习关于简便方法这一内容时,孩子们一直都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而且接受能力也较其他所学要快。当然这一个内容孩子们掌握得非常好,真可谓是事半功倍啊! 叶澜教授曾说:“要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一个数学老师如果整堂课都贯穿着有效提问,那么课堂上就会充斥着孩子们兴奋的,踊跃的“生命的欢呼声”。提问是一个有力的教学工具,他能促进思维的活跃。因此每一节数学课上所需要的就是老师恰如其分的提问。课前老师一个有效的提问就可以吸引所有孩子的眼球和心,他们哪还有心情去想其他的呢?在五年级上册学“小数相加减”时,我就提问:“同学们昨天有哪些人逛过超市啊?”所有的学生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我接着又问:“你们都买了些什么啊?花了多少钱啊?”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感兴趣,都想和别人交流,分享自己购买物品的乐趣,于是我就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想法,以及是怎么计算物品的总价的。这一堂课开始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结束于孩子的笑声。 马克思说:“真正幸福的人,是过着值得尊敬和真正的人的生活的人,是精神上和物质上都很富有的人。”是啊,如果能让学生在数学课上幸福的学习,你说他还能不用心的去学吗?教育是文化传递与文化传播的过程,深邃精湛。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于使每一个孩子的心都能受到人的崇高欲望的鼓舞,而给别人带来欢乐,幸福!希望数学课上能多一些这样的教学“支点”。 |
[关闭本页] |
今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
“义务教育规范办学专项治理”举报电话 :0512-57516860 |